跳到主要內容
補充教材 / 年齡的別稱

年齡的別稱

年齡

年齡的別稱

說明

嬰兒

襁褓之年

襁褓,音ㄑㄧㄤˇ ㄅㄠˇ。背負幼兒的布條和小被。

一歲

周晬

晬,音ㄗㄨㄟˋ。

幼童泛稱

孩提之童

孩提,需人提攜、懷抱的幼兒。

垂髫

髫,小孩額前垂下的頭髮。

齠齔

齠齔,音ㄊㄧㄠˊ ㄔㄣˋ。兒童乳齒脫落,更換新齒的年紀。

總角

舊時未成年男女編紮髮辮上聳形如兩角,稱為「總角」。

黃口

本指雛鳥。因出生時,嘴為黃色,故稱。後用以指幼童。

十歲以上至成年

幼學之年

弱年、弱歲

 

十三歲

舞勺之年

《禮記‧內則》:「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。」勺,音ㄓㄨㄛˊ。

十五歲

束髮、成童、志學之年

志學,語本《論語‧為政》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。」指立志專心求學。

女十五歲

及笄

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而束髮加笄,表示成年。笄,音ㄐㄧ。髮簪。

女十六歲

二八佳人、破瓜之年、瓜字初分

因瓜字在隸書及南北朝的魏碑體中,可拆成二個八字,二八一十六,故當時人以「破瓜」表示女子芳齡。

男二十歲

弱冠

古代男子年滿二十歲加冠,稱為「弱冠」。

三十歲

而立之年

而立,語本《論語‧為政》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。」

壯室之秋

室,娶妻。古代認為三十歲是娶妻的適當年齡。

四十歲

不惑之年

不惑,語本《論語‧為政》:「四十而不惑。」

強仕之年

男子四十歲時,智力正強,志氣堅定,可以出仕。語本《禮記‧曲禮上》:「四十曰強,而仕。」

五十歲

知命之年、艾老、半百

知命,語本《論語‧為政》:「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。」

指老人

耆年、耆艾

耆老

耆,音ㄑㄧˊ。本指六十歲的老人,後為對老人的通稱。

六十歲

耳順之年

耳順,語本《論語‧為政》:「六十而耳順。」

花甲之年

以天干、地支組合,六十年為一甲子。因干支錯綜參亙,故稱六十歲為「花甲」。

杖鄉之年

《禮記‧內則》:「六十杖於鄉,七十杖於國,八十杖於朝。」

七十歲

古稀之年

語本唐‧杜甫〈曲江〉:「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稀。」

杖國之年

 

八十歲

杖朝之年

朝,音ㄔㄠˊ。

八、九十歲

耄耋之年

耄耋,音ㄇㄠˋ ㄉㄧㄝˊ。耄、耋,皆指高齡、高壽。

九十歲

黃髮

老人髮色轉黃,是高壽的象徵。

齯齒

老人牙齒落盡更生細齒。比喻高壽。齯,音ㄋㄧˊ。老人齒落後再生的新牙,為長壽的象徵。

鮐背

,音ㄊㄞˊ。比喻年老的人氣色衰退,皮膚消瘦,背若鮐魚。

凍梨

形容老人面色。《釋名‧釋長幼》:「九十曰背……或曰凍梨,皮有斑黑如凍梨色也。」宋‧朱熹《兼山閣雨中》詩:「面似凍梨頭似雪,後生谁與屬遺經。」

百歲以上

期頤

年壽一百歲以上的人。《禮記‧曲禮上》:「百年曰期頤。」期,音ㄑㄧˊ。

 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