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民與社會A教學綱要
一、科目名稱:公民與社會A(Civics and Social Studies A) | |||
二、科目屬性:一般科目 | |||
三、學分數:2 | |||
四、先修科目:無 | |||
五、課程目標: (一)引導學生瞭解現代社會生活的公民知識及現實感。 (二)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公民德行及關懷心。 (三)增進學生具備現代社會生活的公民參與能力及未來觀。 | |||
六、教材大綱: | |||
單元主題 | 內容綱要 | 分配節數 | 備註 |
1.心理、社會與文化 | 1.家庭與社會。 1.1自我人格發展、愛情與家庭。 1.2多樣貌的現代家庭現象:實例分析代間溝通、非「典型」家庭的處境。 1.3家庭暴力的防治與救濟:家庭暴力防治法簡介與實例分析、救濟網絡說明。 1.4從親密關係到群己關係的建立(含生命意義)。 | 2 |
|
2.性別關係與平權社會。 2.1性別與性別角色差異:生物定義與社會定義。 2.2性別平等:對不同性別與傾向的平等接納。 2.3尊重現代多元的性別關係。 | 2 |
| |
3.多元文化與普世價值。 3.1全球文化的變遷與交流。 3.2欣賞、尊重多元文化與宗教。 3.3趨同的普世價值:基本人權、世界和平、生態與環境保護。 | 2 |
|
表1-58 公民與社會A教學綱要(續)
單元主題 | 內容綱要 | 分配節數 | 備註 |
| 4.媒體素養與公民傳播權。 4.1媒體的本質與訊息內容。 4.2媒體識讀:以性別、族群、階級、職業等例說明。 4.3公民傳播權(接收和傳佈消息、討論時政和保護個人隱私、接近和使用媒體等權利)。 | 3 |
|
2.教育、道德與法律 | 1.教育、道德與倫理。 1.1教育與公民素養、教育管道及終身學習。 1.2公德心與公共倫理的培養及實踐。 1.3職業生活與工作倫理。 | 2 |
|
2.基本法律制度的認識。 2.1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。 2.2法律的位階與分類。 | 2 | 試舉水污染防治法、海洋污染防治法、國際海洋公約等例說明。 | |
3.憲法與行政法。 3.1認識憲法。 3.2憲法中人民的權利與義務。 3.3行政法的基本理念與作用。 | 2 |
| |
4.民法、刑法與生活。 4.1財產與交易安全的保障:私有財產權、交易安全與消費者保護、智慧財產權、侵權行為。 4.2婚姻與家庭制度的保障。 4.3勞工權利的保障:勞動基準法、勞工安全衛生法。 4.4犯罪的成立要件、青少年犯罪的處理。 | 3 | 說明相關法規可查詢「全國法規資料庫」。 | |
3.政府與民主政治 | 1.國家的組成與責任政治。 1.1國家的形成與功能、國家與人民的關係。 1.2我國的立國精神—民有、民治、民享。 1.3政黨的意義與功能、臺灣政黨政治的發展。 1.4權責相符與效能政府。 | 2 |
|
2.政府的組織、功能與權限。 2.1政府體制的類型。 2.2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組織及功能。 2.3各級政府的互動。 | 2 |
|
表1-58 公民與社會A教學綱要(續)
單元主題 | 內容綱要 | 分配節數 | 備註 |
| 3.民意、選舉與政策。 3.1民意與民主政治。 3.2選舉與公共政策。 3.3我國選舉制度與文化。 3.4政府決策過程與政治溝通。 | 2 |
|
4.民主文化與公民參與。 4.1民主的概念、價值與生活方式。 4.2民主的實踐:從程序民主到實質民主。 4.3社區意識與公民參與:實例分析說明。 4.4社會公益與志願服務:實例分析說明。 4.5公共政策的論辯:以審議式民主為例。 | 2 |
| |
4.經濟與永續發展 | 1.經濟學基本概念。 1.1機會成本。 1.2需求。 1.3供給。 1.4市場機能。 | 2 |
|
2.經濟活動與效率。 2.1生產要素與經濟發展要素:人造資本、人力資本、自然資本、社會資本、企業才能、政府效能。 2.2家計部門消費與儲蓄活動。 2.3市場形態:實例說明不同市場的特色。 | 2 |
| |
3.經濟指標與經濟政策。 3.1基本經濟指標:國民所得、國民生產毛額、國內生產毛額等。 3.2失業與物價問題。 3.3貨幣的意義與需求。 3.4政府財政與貨幣政策。 | 3 |
| |
4.環境保護與自然資源。 4.1環境保護的經濟分析:市場失靈包括外部性、公共財(public goods)、財產權不完整與資訊不完全。 4.2自然資源的經濟分析:以漁業與森林資源實例,說明共有財(commons)的悲歌。 | 2 | 融入瞭解海洋環境變遷、過度使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,並提出因應對策。 | |
5.永續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係。 5.1.永續發展在經濟面向的意義。 5.2建構符合永續發展的經濟、政治、社會環境。 | 1 | 評析海洋環境之倫理、社會與永續發展議題。 |